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 > 亿纬锂能低碳转型:ESG 战略重构发展底层逻辑

亿纬锂能低碳转型:ESG 战略重构发展底层逻辑

编辑:张笑笑      来源:环球新能源网     2025-10-22 下午 3:11:55     浏览量: 6110 分享到:

在新能源行业从规模竞争转向质量竞赛的关口,亿纬锂能正以 ESG 战略重构企业核心竞争力。公司提出的 “3040 碳中和计划” 已取得实质性进展:2024 年绿电使用比例较上年提升近三倍,单位产品碳排放减少 16%,这一降……

在新能源行业从规模竞争转向质量竞赛的关口,亿纬锂能正以 ESG 战略重构企业核心竞争力。公司提出的 “3040 碳中和计划” 已取得实质性进展:2024 年绿电使用比例较上年提升近三倍,单位产品碳排放减少 16%,这一降碳速度远超行业平均水平。其核心抓手在于将低碳理念嵌入全价值链,通过研发硅碳负极、高镍无钴正极等新型材料,使部分动力电池产品碳足迹降低 60% 以上,从源头破解 “制造端高排放” 的行业困局。

更具前瞻性的是碳管理体系的数字化落地。公司上线的碳管理系统将手动核算环节转为自动化处理,人员效率提升 80%,时间效率提高 60%。同步推进的 “电池护照” 体系,集成产品全生命周期 100 余项数据,实现 “一手交钱、一手交货、一手交数据” 的创新交付模式,不仅提前契合 2027 年欧盟强制合规要求,更通过数据溯源强化了供应链掌控力。这种 “技术降碳 数字管碳” 的双轮驱动,使 ESG 从合规成本转化为竞争优势。

全球深耕:本地化产能筑牢竞争壁垒

与单纯的海外设厂不同,亿纬锂能正构建 “区域产能匹配区域需求” 的全球化网络。马来西亚基地已实现小圆柱电池量产,二期储能工厂预计 2025年底建成、2026年初交付,精准对接东南亚及全球电动工具与储能市场需求。匈牙利基地则瞄准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,大圆柱电池产能规划配套宝马等车企供应链,预计 2027 年投产后将大幅降低关税成本与交付周期。

通过与当地企业共建技术生态,公司既规避了贸易壁垒,又快速融入区域产业链。2024 年研发投入超 30 亿元,占营收比重达 6.29%,这些资金重点投向适配不同区域标准的产品研发,使海外业务成为增长新引擎。从 SNE 数据看,其储能电池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二,全球化战略成效显著。

生态协同:携手构筑可持续发展新模式

亿纬锂能正以产业链垂直整合打破增长边界。与华电湖北的战略合作构建起 “风光发电 储能配套 绿电交易” 的零碳生态闭环,双方共建的国家级零碳示范园区,将实现绿电直供与储能消纳的高效联动。这种 “电源 储能” 的协同模式,契合八部门《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》中 “培育生态主导型企业” 的要求。

回收网络的全球化布局更显长远眼光。“摇篮计划” 已搭建覆盖 30 多个国家的电池回收数字化平台,未来将升级为全溯源系统,为二次材料配比提供数据支撑。这不仅响应了欧盟电池法规要求,更构建起 “原料 – 生产 – 回收” 的循环经济模式,预计 2027 年回收材料利用率将达 35%,显著降低对原生矿产的依赖。与沈阳重明航空的合作则将技术延伸至航空电源领域,形成 “动力电池 储能 特种电源 回收” 的四维增长矩阵。

在 “双碳” 目标与能源转型的叠加期,亿纬锂能以 ESG 夯实价值根基,以全球化拓宽增长边界,以产业链协同构建生态壁垒。这种 “可持续 全球化 生态化” 的发展范式,不仅实现了自身穿越周期的稳健增长,更为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。
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,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观点,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 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,可与本网联系,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。

发表评论

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标注